专注食药菌种植、销售
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13974556557
茯苓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有“四时神药”的美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药食同源的菌物。茯苓栽培的历史悠久,主要栽培过程包括选蔸、削皮、挖地、下种、覆土、管理、收获、加工等八个工序和过程, 传统栽培主要以松树砍伐后留下的树蔸为载体,经过改良,现在主要为松树段木栽培法和代料培养法。关于茯苓种栽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接下来,由专业制作食药菌母种、原种、栽培种的湖南科星食药菌公司,专业解说茯苓种栽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第一,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块并及时进行整理
茯苓喜温暖,但气温不能过高, 35℃以上会很快衰老直至死亡。所以种植基地要求在海拔300~1000m;茯苓喜干燥环境,相对湿度50% ~ 60%吗,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坡度15° ~ 30°。在栽培茯苓时,尽量选择向阳的山坡或者是平地作为种植地块。如果是坡地的话,坡度不应该超过20度以上;如果是平地的话一定要做好排水沟渠等水利设施建设。坡地的话,同样也要注意避免泥石流滑坡等影响产量的自然灾害。土壤尽量选择黄砂壤,麻沙土是不合适的,粘土也不合适。选择好地块之后,要及时整理,进行深耕翻土晾晒,杀灭残留的病虫害和细菌,并且将土壤中残留的石块、杂草、树根等杂物清理干净。
第二,及时准备栽培木料,适时培养菌种
很多地区培养菌种主要以松树为主要原料,采用的方法为干段木栽培技术。大坪山中生长最多的就是松树,将直径10厘米以上的松树砍倒,去枝去皮,放在露天环境下,自然晾干10~15天,用电锯将其锯成40~50厘米的木段备用。茯苓栽培是一般采用菌种的方式接种。菌种由湖南科星食药菌这种专门的生产厂家制作提供,种植户需要多少就购买多少即可。菌种的培养主要是以小松末段、锯末和小麦等经过高温发酵,接上茯苓原种培养长出菌丝即可。
第三,采用科学方法接种,提高茯苓产量
茯苓接种一般分为春秋两季。春天主要是在清明到立夏之间,而秋季主要是在立秋前后。接种的方法有通过菌种方式接种和用新鲜茯苓作为种子繁殖两种方式。有些地方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产量。在栽种前将整理过的地块挖开开窖,深度以20厘米左右为宜,宽度在40~50厘米左右,长度一般根据段木的长短而定。将段木放入窖内之后,可以在上端采用鲜茯苓个作为种子来进行栽培,而段木下端则可以使用菌种栽培。
第四,加强茯苓栽培地块田间管理
正常来说,在茯苓栽培接种之后7~10天,就会长出白色的茯苓菌丝。这个时候必须到田间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菌情较差的话,要及时进行补缺。同时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病虫害的现象,尤其是白蚁。一旦出现的话,要及时用药物清除。同时,在1~2个月之后,如果茯苓生长露出表面,一定要及时培土。另外还要注意防止积水内涝,以免影响茯苓正常生长。
各个地区的气候、地形不一样,在茯苓种栽培上会存在差异,但是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种植出优质的茯苓应该不成问题的。